他,以导生之名,当好16级师弟师妹的“大学第一人”;
他,以学生之名,积极探索终获硕果,拿下两项专利申请。
他,曾任16级地规导生,连续三年获得奖学金,获评优秀学生称号。多次参加学术比赛并取得佳绩,其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国家级立项,在广大第十二届学术科技节中斩获一等奖,荣获第二届广东省物流创新创业二等奖……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他旨在方便人们快速寄,取件快递柜和存取快递件的系统和快递柜外观设计的两项研究已获得专利证明。
他是李毅贤,来自地规142班,一位正在寻觅Offer的大四优秀学生。

(李毅贤师兄)
那对于师兄的研究历程,是不是很好奇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源于偶然,启于创新
经过小编的悉(死)心(缠)咨(烂)询(打),发现了师兄叩开通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对这两项专题的契机)
毅师兄:其实这两项专利都是一场物流创新创业比赛所衍生的“副产品”。当时我们小组只想继续完善“高校快递末端配送”作品去参加比赛,在继续“深挖”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智能快递柜通常要有以主柜为主要的终端互交平台,即利用扬声器、触摸显示屏、按键键盘和扫描器等实现人机交互,达到用户完成操作实现寄、取包裹的目的。由于柜体上设置有多个储物箱,而只有一个终端互交平台,若多名用户同时取件时,难免出现排队现象,耽误时间、影响体验。
基于此我们设想可否省去主柜上的操作部件,实现无屏、无键盘操作,节省制造和采购成本。结合广泛运用的二维码技术,做到每个箱门都有独立的二维码和箱号,用户仅需根据手机收到的信息前往指定的地点和箱号,即可扫码取件。

(挑战杯现场)
持之以恒,方得硕果
可知契机是先行要素,那对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师兄又是怎样克服的呢?又是什么因素支持着师兄一步步走完的呢?师兄如是答。
毅师兄:支持的我的是是团队的合作。有想法但如何去实现?当时作为非技术类的我们来说确实头痛,但我们并不是孤独地“战斗”,此时找到了在广工学电子通讯的同学一起合作,实地调研深入探讨,发现可用每个柜门上的二维码对应一个URL(统一资源定位符)链接,用于访问服务器,实现对电控锁的开关控制。

(团队成员合照)
那么,这样让人艳羡优秀的老师(si)兄(ji)自然也有我们想要了解的宝贵经验啦!!!
小编:请问师兄在是否在大学一开始就有对此规划?规划的内容大概是什么?
毅师兄:那是有的。规划: 1、必须要交女朋友;2、一定要每年都拿奖学金;3、要认识很多朋友;4、必须把前面的3条实现。
小编:那师兄觉得在大学的作息时间规律吗?有没有一些自我觉得优秀的习惯呢?
毅师兄:挺正常的。大一到大三的基本是7:40起床,24:00睡觉,午休30-60分钟。大学生活千万不要宅宿舍!!!
在大学时,我会经常多种类的参加比赛。在平时虽然很少去图书馆,但是在复习时或者找资料时,确是一个好去处。

小编:师兄是否参加过社团组织?有的话,是如何调节学习与社团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
毅师兄:担任过必赢76net线路官网学生会外联部部委、地科院学生会外联部部委
首先,要清楚它们的关系。“学习”这一词并不是只局限于教科书里的内容,它是广泛性的。参加社团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动手能力,而且可以让你认识很多不同性格的人,和他们一起共事可以迸发出很多有趣的点子。这些都是对“学习”的有益补充。所以,它们不是对立的,而且相互补充的关系。
其次,如何调节呢?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在课堂时间要做到认真学习,课余参加社团活动时候要全身心投入。如果学习时间和社团时间冲突了?协商是个好办法。和社团小伙伴协商工作分配,因为大家都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会相互体谅的。
小编:谢谢师兄的热情解答。祝师兄工作顺利!
最后,师兄也有话对小师弟小师妹说~~~
毅师兄:做好一件事情,不仅需要自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很多外部非专业的知识。建议同学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跨学科学习,不仅可以对自身专业知识进行有益的补充(深度),而且可以拓宽知识面多维度看事物(广度)。
当然,在此要多谢师兄的解疑答惑。愿得到师兄宝贵经验的我们以前辈为榜样继续加油,不忘初心向前走!
时间:Nov 13, 2017 5:54:00 PM